框架梁模板施工中的對拉螺栓(又稱穿墻螺栓、對拉螺桿)是確保模板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能夠抵抗混凝土側壓力、保證梁截面尺寸準確和模板穩(wěn)定性的關鍵構件。其要求涉及多個方面:
一、 基本要求
強度要求:螺栓本身(包括螺桿、螺母、墊片)必須具有足夠的抗拉強度,能夠承受混凝土澆筑時產生的最大側壓力而不發(fā)生屈服或斷裂。
通常采用高強度鋼材制造,常用材質為Q235B或更高強度等級(如8.8級高強度螺栓)。嚴禁使用低強度或劣質鋼材。
螺桿直徑是決定承載力的關鍵因素。常用直徑有M12, M14, M16, M18, M20等。具體直徑需根據(jù)梁的高度(決定側壓力大小)、混凝土澆筑速度、坍落度、溫度等因素通過計算確定。
剛度要求:螺桿應具有足夠的剛度,在拉力作用下變形(伸長)量應在允許范圍內,避免因過度變形導致模板鼓脹、跑模。
耐久性與防銹要求:對于一次性使用的對拉螺栓(通常為通絲螺桿),其外露部分需考慮切割處理,內埋部分需有基本的防銹能力(如熱鍍鋅或采用防銹油)。
對于周轉使用的對拉螺栓(如三段式止水螺桿的非周轉部分或帶套管可抽出的螺桿),其螺桿、錐形螺母、連接套筒等部件應進行耐腐蝕處理(如鍍鋅、發(fā)黑、達克羅等),以延長使用壽命。
對于有防水要求的框架梁(如地下室外墻頂梁、與水池相連的梁等),穿過梁體的對拉螺栓必須設置止水片(止水環(huán))。止水片應滿焊,焊縫嚴密,尺寸符合要求(通常不小于50mm x 50mm)。此類螺栓通常為一次性使用。
構造要求:止水片(當需要時): 必須牢固焊接在螺桿中部,確保止水效果。
套管(當需要時): 對于非防水部位或需要周轉螺桿芯的情況,可在螺桿外加設硬質塑料套管(PVC管)。套管長度應比梁厚(或墻厚)略短,兩端用橡膠墊或海綿條封堵,防止水泥漿進入。拆模后可將螺桿抽出周轉,套管孔洞后期封堵。
錐形接頭/連接螺母(三段式螺桿): 應連接可靠,拆卸方便,具有足夠的抗拉強度。
墊片與螺母: 必須配備足夠尺寸和厚度的鋼墊片(或專用塑料墊塊)和配套螺母。螺母應能提供足夠的緊固力并方便擰緊。
二、 設計與布置要求
間距要求(行距 x 列距):螺栓的水平間距(沿梁長度方向) 和 垂直間距(沿梁高度方向) 必須通過計算確定,確保模板系統(tǒng)各部分的強度和剛度滿足要求。
計算依據(jù):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根據(jù)規(guī)范如GB 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范》附錄計算)、螺栓允許拉力、模板面板、次肋(木方)、主肋(雙鋼管)的強度和剛度。
經驗參考值(最終以計算為準): 對于一般高度的框架梁(例如高度≤800mm),水平間距常在450mm-600mm之間;垂直間距(第一道螺栓距梁底,中間螺栓間距,最上一道螺栓距梁頂)需特別關注,梁底附近側壓力最大,間距應較?。ㄈ?50mm-300mm),向上可適當加大(如300mm-600mm)。梁高度越大,螺栓間距通常越小。當梁截面凈高達到500mm以上時,梁側模必須設置拉結螺桿;若截面凈高在1000mm以上,則需設置不少于兩排的拉結螺桿。
位置要求:螺栓布置應均勻、對稱,避免局部應力集中。
最下面一道螺栓距梁底模板的距離不宜過大(通常≤300mm),因為梁底混凝土側壓力最大。
最上面一道螺栓距混凝土頂面(或梁頂模板)的距離也應適當控制(通?!?00mm)。
螺栓孔位應盡量避開梁內主要受力鋼筋(尤其是縱筋)和預應力筋孔道/波紋管,當無法避開時,需征得設計同意并采取必要措施(如調整鋼筋位置或局部加強)。
端部處理要求:螺栓兩端穿過模板后,應使用雙螺母或專用山形卡/鋼墊片+螺母固定牢固在模板外側的主肋(雙鋼管)上。
緊固螺母時用力應適度均勻,避免過緊導致模板變形或螺桿受損,也要避免過松導致失效。
三、 施工與驗收要求
材料進場驗收:檢查出廠合格證、質量證明文件(材質報告、強度等級證明、鍍鋅層厚度報告等)。
外觀檢查:螺桿平直、無裂紋、無嚴重銹蝕;螺紋清晰、無損傷;止水片(如有)尺寸合格、焊縫飽滿無砂眼;錐形接頭/螺母/墊片完好配套;套管(如有)壁厚均勻、無破損。
安裝要求:按經批準的模板專項施工方案確定的間距、位置、規(guī)格鉆孔安裝。
安裝平直,與模板面基本垂直。
止水片(如有)應居中置于梁截面內。
套管(如有)安裝到位,兩端封堵可靠。
螺母墊片安裝齊全,緊固適度。
拆模與后期處理:
周轉螺桿: 拆模后及時小心拆卸、清理、保養(yǎng),分類存放以便下次使用。抽出螺桿后留下的套管孔洞,需用專用微膨脹砂漿(或高強度等級水泥砂漿)仔細封堵密實,確保外觀質量和防水要求(如適用)。
一次性螺桿(帶止水片): 拆模后,將外露的螺桿頭(通常在根部)切割掉(切割點宜凹進混凝土面10-20mm)。切割后及時用防銹漆或專用防腐材料涂刷處理外露的螺桿頭及周圍混凝土。然后用微膨脹砂漿(或高強度等級水泥砂漿)將切割留下的凹坑封堵抹平壓實。
三段式止水螺桿: 拆模后,拆卸并周轉外桿和連接套筒。留在混凝土內的內桿端頭處理方式同一次性帶止水片螺桿(切割、防腐、封堵)。
四、 規(guī)范依據(jù)
主要遵循的規(guī)范包括(但不限于):
GB 50666-2011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范》
JGJ 162-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guī)范》(雖然已廢止,其核心安全技術要求仍被參考)
GB 50204-2015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
相關的設計規(guī)范(如GB 50010)中對結構尺寸、保護層等的要求。
項目具體的模板工程設計圖紙及專項施工方案。
總結關鍵點:
強度剛度是基礎: 材質、直徑、強度等級必須合格并通過計算確定。
間距位置是核心: 嚴格按計算和方案確定的間距、位置布置,確保模板整體穩(wěn)定。
止水防銹是重點(視情況): 防水部位必設合格止水片;外露部分需防腐處理。
端部處理是關鍵: 無論周轉還是一次性,螺桿端頭切割后的防腐和孔洞封堵必須嚴密到位,關系到結構耐久性和外觀。
規(guī)范方案是依據(jù): 一切要求以國家現(xiàn)行規(guī)范和經審批的專項施工方案為準。
務必在施工前進行詳細的模板及支撐體系設計計算,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嚴格按方案執(zhí)行和驗收。 對拉螺栓雖小,卻是模板安全、混凝土成型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最后,建議在方案中明確螺栓規(guī)格、間距、布置圖及驗收標準,確?,F(xiàn)場施工有據(jù)可依,避免因螺栓問題導致爆模或梁截面尺寸偏差等問題。